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维拓学术»学术研究» 详细页

整合思想下的建筑与环境再思考

2018.08.01

 

兴城比基尼广场设计

 

兴城比基尼广场项目位于辽宁省兴城市滨海新区的核心位置,滨海新区又位于兴城市与葫芦岛市之间,是“葫兴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连接带。兴城比基尼广场项目是为举办兴城市“国际沙滩·泳装文化节”及其附属的一系列综艺、演出、博览等活动而兴建的一组综合建筑群。总用地10.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7,600平方米,功能组合丰富,由多座建筑共同构成,建筑材料跨度很大:既有传统的石材、玻璃幕墙,也有更具时代性的索膜材料等。

 

   1.项目缘起

 

兴城市“国际沙滩·泳装文化节”是当地最重要的大型公共活动,每年夏季举办一次,旨在将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形象营销作为主要方向,植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理念,把泳装产业价值链高端部分的品牌、设计、研发、营销融入其中,同时兼具文化、娱乐、商务、展示等多重功能。因此,本项目的功能需要涵盖展览、观演、展览、商业街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

 

 

广场平面图

 

项目伊始,即由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综合设计团队,共同负责项目的总体构思、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等全部工作。因此,我们也有幸能够将从概念设计到方案设计乃至最终的细部设计和实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项目总体走向和效果控制可以更加到位。

 

 

广场效果图

 

根据区位特点、功能结构和业主要求,我们确定了主要的设计构思原则:自然--将建筑与地形、地势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背景--使建筑塑造成为观演、展示、娱乐等文化、活动的背景;标志--在保证整体融入自然的前提下,将局部景观化,形成标志化的城市节点。

 

   2.设计策略

 

为实现上述设计构思,我们采用了三个“一体化”的设计手法。

 

2.1 建筑与自然一体化

 

项目用地总体西高东低,由西侧的滨海公路,向东侧的海平面逐渐降低,总体高差达到18米。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和地形条件,将“显”与“隐”的手法有机结合。首先,将各个建筑单体设置在不同的高差位置,错落有致;其次,对展览中心、商业街、停车楼和海滨服务均采用“隐”的手法,将这一部分建筑做背景化处理,采用局部或全部覆土形式,把自然绿化延伸至建筑屋顶,最大程度减少这几个建筑单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后,整个建筑组群的中心——演出部分,则采用“显”的手法,用两根钢拱横跨看台,下面悬吊两片飘逸的红色PTFE膜材挑棚,在实现下部看台覆盖功能的同时,形成整个建筑组群的视觉焦点,与远处的山景形成呼应。

 

 

广场俯视实景

 

通过“显”、“隐”手法的结合,将建筑整体与自然环境交汇融合,同时对局部进行背景化处理,突出重点、画龙点睛。

 

2.2 建筑与景观一体化

 

区别于常规建筑,比基尼广场的主要使用空间具有鲜明的室外建筑特点,加之与自然的一体化融合,这就对建筑与景观的配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团队与景观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协同工作。通过交互设计,共同打造出建筑与景观一体化的综合效果。

 

在高程处理上,建筑标高设计依山就势,与景观设计同步,设置在多个不同的高程点处使整个的建筑和场地始终处于一种流动变化的动势之中。

展览中心俯视

 

空间组织上,每一处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都是有机交互的。例如挑棚、看台和演出服务部分,建筑是景观,景观也是建筑,打破了室外和室内的界限,共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演出服务平台。

 

造型处理层面,建筑同样采用了景观化的处理方式。例如展厅的屋顶,同时也是景观草坪和绿地系统的延续;观众看台的挑棚,既可以为下部看台遮阳挡雨,又是建筑和景观造型不可或缺的点睛部分。

 

 

挑棚与台阶

 

选材方面,建筑与景观有意识地选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力图淡化两者空间的区别,增强空间的含混性和共时性,打破两者的界限。将建筑选材景观化,将景观选材的建筑化。

 

2.3 建筑与结构一体化

 

比基尼广场总体建筑规模不大,但功能比较复杂,对结构设计的要求也很高。常规的部分,需要将结构隐藏于建筑之中,突出建筑形体和建筑空间;而观演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看台上空的两片挑棚,结构即是建筑。因此,需要认真思考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项目的整体构思。

 

 

广场全景

 

常规的结构设计方面,展厅屋顶部分是难点。最开始,我们将其设计为可上人的种植屋面,将室内展览空间完全覆盖在真实的景观体系之下,在后期深化设计中,综合考虑下方展厅对于无柱大空间的功能要求,如果继续采用这种形式,则结构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就难以保证,结构厚度也会大幅增加。

 

在此后的深化方案中,天然绿植和人工绿植相结合,大部分采用荷载较小的人工草坪,仅在近人尺度的局部采用天然绿植,以此平衡设计构思与项目实施之间的矛盾。遗憾的是,此部分最终由于业主经济方面的原因,仅采用了绿色屋顶的形式。

 

 

观众看台视角

 

  挑棚结构部分是整个项目的点睛之处,统领着整个建筑组群,也是本项目建筑与结构设计中的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通力合作,先后尝试了网架结构、桁架结构、框架结构、桅杆悬索结构和拱悬索结构,通过平衡建筑成本、建造难度、施工周期、建筑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并经过风洞试验的验证,最终采用了拱悬索结构体系,采用轻质的膜材作为覆盖材料。而这一结构体系,在国内也属于首例。从最终的建成效果来看,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基本达到了融为一体,通过建筑师与结构师的通力合作,最终形成了拱、索、网架与膜材的完美融合,通过建筑与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最优的解决方案。

 

 

广场剖面图

 

   3.建筑功能

 

比基尼广场的主要功能包括展览、观演、商业、配套4个部分。

 

展览部分,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位于项目东侧,展厅和部分观演看台结合在一起设计,一方面借助“国际沙滩·泳装文化节”这一平台,举办相应的展示和商务活动;另一方面,弥补了兴城市目前还没有正规的展览建筑的空白,可以以此为平台,承办各类相应活动。

 

 

展览中心平面图

 

  观演部分,位于项目南侧正中,直接面向渤海,包括两个演出服务建筑(屋顶作为看台,下部是演出相关的准备和服务功能)、挑棚以及室外舞台,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其用地面积和室外空间最开阔,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焦点。在“国际沙滩·泳装文化节”期间,作为观演活动的主会场;平时则也是居民休闲放松的景观广场,对外开放。

 

 

展览中心剖面图

 

  商业街,位于项目最北侧,紧邻滨海公路,也是整个项目的主入口。此区域被分为四部分,围合成两条内部商街和一条主入口景观通道,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延续当地传统的滨海商业氛围,同时为大型活动提供餐饮、售卖等配套服务功能。

 

 

展览中心墙身节点图

 

配套服务包括两部分:西侧地下停车场以及东南、西南两个海滨服务,这部分为大型活动和平时提供相应的停车、更衣、洗浴等功能。

 

   4.材料与细部

 

比基尼广场项目功能相对复杂,子项也比较多。因此,在材料选择方面也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作为背景的展厅主体、看台、商业街和海滨服务部分,选用石材、金属板和玻璃幕墙等传统材料;而作为视觉焦点的挑棚部分在拱悬索结构体系下,选用了红色PTFE膜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同时,展厅的屋面也根据设计构想,分别选用了绿色人工草坪和红色金属板。

 

 

展览中心实景

 

兴城的渤海之滨,各种绿植在海边自由的生长,少许灰色的底层建筑与地势交错而生,再次之上,几片红色飘逸飞扬,形成舞动、优美的城市形象。

 

细部设计方面,同样紧扣设计主题,着重控制了覆土屋面、人工草坪屋面、挑棚节点等设计关键点,局部统一于整体构思,塑造出完整、和谐的建筑形象。

 

   5.完成后的再思考

 

从最初的方案设计至今已历时五年,目前项目已经已经分批次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各界反响良好。回顾项目决策、构思、设计、施工、使用的全过程,既有设计实现的兴奋,也有受限于拆迁的场地问题、经济条件限制下的未全部建设和部分简化等问题造成的设计遗憾。

 

 

 

商业街实景

 

  但总体来说,在渤海之滨、在兴城滨海新区这一核心位置,在山海呼应、感受自然壮美的一块场地上,面对如此独特的项目,设计团队以整合思想为指导,打破了各专业之间的蕃篱,实现了建筑与自然、景观和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最终达到了良好的建筑、景观和环境效果,为当地留下了一处宜人的设计作品。

(撰文:岳兵、胡斌、吴冰、袁元)

您可以了解更加全面的维拓时代